如果要找原因的話,我覺得還是應該歸功于良好的 HTML 結構和語義化標簽的運用。在建博之前,小站的頁面均為手寫,力求語義化標簽的合理運用;同時,對頁面頭部的 title 和 meta 信息也做了合理的安排。這其中的要點在于:
正如每篇文章都有其標題一樣,每個頁面都必須擁有 h1 元素,其內(nèi)容應該是頁面內(nèi)容的大標題。而且通常頁面 title 也應該包含此信息。這樣一來, h1 元素和頁面 title 很自然地就包含了站點或該頁面的核心關鍵詞,并不需要刻意地進行所謂的“優(yōu)化”。 合理地運用 h2 、 h3 等標題元素。對于內(nèi)容頁來說,它們自然就是文章的不同級別的標題;而對于首頁或功能頁來說,我一般還將它們用作功能區(qū)塊的標志元素。 頁面描述的 meta 信息的重要性不可忽視,應包含或概括頁面的核心內(nèi)容。(不過由于精力有限,本站早期頁面的描述信息采用的是公用的模板。) Web 標準的優(yōu)越性已經(jīng)深入人心了,結構與表現(xiàn)的分離至關重要。在制作頁面時,盡量保證頁面代碼純凈無雜質(zhì),避免表格的嵌套和 font 、 center 等純表現(xiàn)的標簽。這樣整個頁面的體積非常輕巧,便于搜索引擎抓取。 還可以在頁面中使用 strong 、 em 、 dfn 等元素進一步強化關鍵詞。似乎這個步驟的重要性遠不及前面幾條,適量使用就好。 做完了這些,搜索引擎自然會對頁面的品質(zhì)和價值有一個積極的判斷。我甚至在猜測,像 Google 這樣聰明的搜索引擎,會不會對采用豐富的語義化標簽進行編寫的頁面更有好感,從而加大權重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