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able的元表提供了一種機制,可以重定義table的一些操作。
之后我們會看到元表是如何支持類似js的prototype行為。
復(fù)制代碼 代碼如下:
f1 = {a = 1, b = 2} -- 表示一個分?jǐn)?shù) a/b.
f2 = {a = 2, b = 3}
復(fù)制代碼 代碼如下:
-- 這個是錯誤的:
-- s = f1 + f2
metafraction = {}
function metafraction.__add(f1, f2)
sum = {}
sum.b = f1.b * f2.b
sum.a = f1.a * f2.b + f2.a * f1.b
return sum
end
setmetatable(f1, metafraction)
setmetatable(f2, metafraction)
s = f1 + f2 -- 調(diào)用在f1的元表上的__add(f1, f2) 方法
-- f1, f2 沒有能訪問它們元表的key,這與prototype不一樣,
-- 所以你必須用getmetatable(f1)去獲得元表。元表是一個普通的table,
-- Lua可以通過通常的方式去訪問它的key,例如__add。
復(fù)制代碼 代碼如下:
-- 不過下面的代碼是錯誤的,因為s沒有元表:
-- t = s + s
-- 下面的類形式的模式可以解決這個問題:
-- 元表的__index 可以重載點運算符的查找:
defaultFavs = {animal = 'gru', food = 'donuts'}
myFavs = {food = 'pizza'}
setmetatable(myFavs, {__index = defaultFavs})
eatenBy = myFavs.animal -- 可以工作!這要感謝元表的支持
如果在table中直接查找key失敗,會使用元表的__index 繼續(xù)查找,并且是遞歸的查找
__index的值也可以是函數(shù)function(tbl, key) ,這樣可以支持更多的自定義的查找。
__index、__add等等,被稱為元方法。
這里是table的元方法的全部清單:
-- __add(a, b) for a + b
-- __sub(a, b) for a - b
-- __mul(a, b) for a * b
-- __div(a, b) for a / b
-- __mod(a, b) for a % b
-- __pow(a, b) for a ^ b
-- __unm(a) for -a
-- __concat(a, b) for a .. b
-- __len(a) for #a
-- __eq(a, b) for a == b
-- __lt(a, b) for a b
-- __le(a, b) for a = b
-- __index(a, b) fn or a table> for a.b
-- __newindex(a, b, c) for a.b = c
-- __call(a, ...) for a(...)
類風(fēng)格的table和繼承
類并不是內(nèi)置的;有不同的方法通過表和元表來實現(xiàn)。
下面是一個例子,后面是對例子的解釋
復(fù)制代碼 代碼如下:
Dog = {} -- 1.
function Dog:new() -- 2.
newObj = {sound = 'woof'} -- 3.
self.__index = self -- 4.
return setmetatable(newObj, self) -- 5.
end
function Dog:makeSound() -- 6.
print('I say ' .. self.sound)
end
mrDog = Dog:new() -- 7.
mrDog:makeSound() -- 'I say woof' -- 8.
-- 1. Dog看上去像一個類;其實它完全是一個table。
-- 2. 函數(shù)tablename:fn(...) 與函數(shù)tablename.fn(self, ...) 是一樣的
-- 冒號(:)只是添加了self作為第一個參數(shù)。
-- 下面的第7和第8條說明了self變量是如何得到其值的。
-- 3. newObj是類Dog的一個實例。
-- 4. self為初始化的類實例。通常self = Dog,不過繼承關(guān)系可以改變這個。
-- 如果把newObj的元表和__index都設(shè)置為self,
-- newObj就可以得到self的函數(shù)。
-- 5. 記?。簊etmetatable返回其第一個參數(shù)。
-- 6. 冒號(:)在第2條是工作的,不過這里我們期望
-- self是一個實例,而不是類
-- 7. 與Dog.new(Dog)類似,所以 self = Dog in new()。
-- 8. 與mrDog.makeSound(mrDog)一樣; self = mrDog。
繼承的例子:
復(fù)制代碼 代碼如下:
LoudDog = Dog:new() -- 1.
function LoudDog:makeSound()
s = self.sound .. ' ' -- 2.
print(s .. s .. s)
end
seymour = LoudDog:new() -- 3.
seymour:makeSound() -- 'woof woof woof' -- 4.
-- 1. LoudDog獲得Dog的方法和變量列表。
-- 2. 通過new(),self有一個'sound'的key from new(),參見第3條。
-- 3. 與LoudDog.new(LoudDog)一樣,并且被轉(zhuǎn)換成
-- Dog.new(LoudDog),因為LoudDog沒有'new' 的key,
-- 不過在它的元表可以看到 __index = Dog。
-- 結(jié)果: seymour的元表是LoudDog,并且
-- LoudDog.__index = LoudDog。所以有seymour.key
-- = seymour.key, LoudDog.key, Dog.key, 要看
-- 針對給定的key哪一個table排在前面。
-- 4. 在LoudDog可以找到'makeSound'的key;這與
-- LoudDog.makeSound(seymour)一樣。
復(fù)制代碼 代碼如下:
-- 如果需要,子類也可以有new(),與基類的類似:
function LoudDog:new()
newObj = {}
-- 初始化newObj
self.__index = self
return setmetatable(newObj, self)
end
您可能感興趣的文章:- Lua教程(九):元表與元方法詳解
- Lua中的元表與元方法學(xué)習(xí)總結(jié)
- Lua中的元表(metatable)、元方法(metamethod)詳解