目錄
- 前言
- 魔法方法
- __init__方法
- __new__方法
- __call__方法
- __str___方法
- __del___方法
- __enter__ __exit__方法
- item系列方法
- attr系列方法
- 單例模式
- 模塊導入的方式
- 通過__new__方法
- 自定義元類的方式
- 結語
前言
本文介紹一下python中常用的魔法方法以及面向對象中非常重要的單例模式。
魔法方法
python中一切皆對象,因為python是面向對象的編程語言。python給類和對象提供了大量的內置方法,這些內置方法也稱魔法方法。這些魔法方法總是在某種條件下自動觸發(fā)執(zhí)行,就像魔法一樣。
__init__方法
該方法是用來接收定義類時類中__new__方法返回的空對象后為空對象進行初始化的操作,沒有返回值。
class Test():
def __init__(self, name):
self.name = name
def test(self):
print(self.name)
t = Test('xu')
t1 = Test('python')
__new__方法
該方法是當類被調用實例化對象時首先被觸發(fā)的方法,用來實例化一個空對象并返回。
class Test():
def __new__(cls,*args, **kwargs):
return object.__new__(cls, *args, **kwargs)
def __init__(self, name):
self.name = name
__call__方法
如果想讓一個對象變成一個可調用對象(加括號可以調用),需要在該對象的類中定義__call__方法,調用可調用對象的返回值就是__call__方法的返回值。
class Test():
def __init__(self):
self.name = 'python'
def __call__(self, *args, **kwargs): # self是Test類的對象
print(self) # __main__.Test object at 0x000001C78CE78FD0>
print(self.name)
t = Test()
t() # python
__str___方法
當對象被訪問打印時觸發(fā)執(zhí)行,該方法必須有一個字符串類型的返回值。
class Test():
def __init__(self, name):
self.name = name
def __str__(self):
return self.name
t = Test('xu')
print(t1) # xu
__del___方法
__del__方法是在對象被刪除時自動觸發(fā),由于python的垃圾回收機制會自動清理程序中沒用的資源,因此如果一個對象只是占用應用程序的資源,沒有必要定義__del__方法,但是如果設計到占用系統(tǒng)資源的話比如打開的文件對象,由于關系到操作系統(tǒng)的資源,python的垃圾回收機制派不上用場的時候,就需要為對象創(chuàng)建__del__方法,用于對象被刪除后自動觸發(fā)回收操作系統(tǒng)資源。
class Test:
def __init__(self):
self.x = open('a.txt',mode='w')
# self.x = 占用的是操作系統(tǒng)資源
def __del__(self):
print('run')
# 發(fā)起系統(tǒng)調用,告訴操作系統(tǒng)回收相關的系統(tǒng)資源
self.x.close()
obj = T()
del obj # obj.__del__()
__enter__ __exit__方法
使用with上下文管理時,會觸發(fā)對象中的__enter__方法,并將__enter__方法的返回值賦值給as聲明的變量。
with語句正常結束的時候會觸發(fā)__exit__方法,該方法的三個參數(shù)分別代表異常類型、異常值和溯源信息,如果with語句代碼塊出現(xiàn)異常,則with語句后的代碼都不會被執(zhí)行,但是如果該方法返回值為True,異常會被清空,with代碼塊后的代碼還會被正常執(zhí)行。代碼如下:
class Open:
def __init__(self):
self.name = 'open'
def __enter__(self):
print('with語句執(zhí)行時會首先執(zhí)行的方法,返回值會賦值給as聲明的變量')
return self.name
def __exit__(self, exc_type, exc_val, exc_tb):
print('with中的代碼塊執(zhí)行完畢時執(zhí)行exit')
print(exc_type, '如果出現(xiàn)異常表示異常類型')
print(exc_val, '表示異常的值')
print(exc_tb, '表示異常的溯源信息')
return 123 # 非零 非空 非None為真
with Open() as test:
print(test)
raise TypeError('看一下錯誤信息')
print('我會不會被執(zhí)行呢') # 當__exit__方法返回值為真時,會被執(zhí)行,否則不會被執(zhí)行
item系列方法
item系列方法包括__setitem__、__getitem__、delitem__方法,這三種方法分別會在中括號賦值/修改值、中括號取值、中括號刪除值時觸發(fā),比如可以自定義一個字典類,并自定義中括號賦值、取值、刪除值的方法:
class MyDict(dict):
def __setitem__(self, key, value):
print('執(zhí)行setitem', key, value) # 執(zhí)行setitem, x, 1
self.__dict__[key] = value
def __getitem__(self, item):
print('執(zhí)行getitem', item) # 執(zhí)行getitem x
print(self.__dict__[item]) # 1
def __delitem__(self, key):
print('執(zhí)行delitem', key) # 執(zhí)行delitem x
self.__dict__.pop(key)
d = MyDict()
d['x'] = 1
print(d['x'])
del d['x']
attr系列方法
attr系列方法包括__setattr__,__getattr__,__delattr__,__setattr__在添加/修改屬性時會觸發(fā),___delattr__刪除屬性的時候觸發(fā),__getattr__在使用.調用屬性并且屬性不存在時觸發(fā)。如下代碼所示
class Test:
def __init__(self):
self.name = 'python'
def __setattr__(self, key, value):
print('添加/修改屬性setattr')
self.__dict__[key] = value
# self.key = value # 會出現(xiàn)無線遞歸,因為對象.屬性會調用__setattr__方法
def __delattr__(self, item):
print('刪除屬性delattr')
self.__dict__.pop(item)
def __getattr__(self, item):
print('屬性不存在時調用getattr')
t = Test()
t.x = 'x'
print(t.y)
del t.x
單例模式
單例模式是一種軟件設計模式,為了保證一個類無論調用多少次產生的對象都指向同一個內存地址,即僅僅只有一個對象。
實現(xiàn)單例模式的方式有很多,總的原則就是保證一個類只要實例化一個對象,因此關鍵點就是如何判斷這個類是否實例化過一個對象。
這里介紹幾種實現(xiàn)方式,供大家參考:
模塊導入的方式
這種方式的原理是模塊導入后只運行一次,后面再次使用該模塊中的類是直接從內存中查找。
# cls_singleton.py
class Foo(object):
pass
instance = Foo()
# test.py
import cls_singleton
obj1 = cls_singleton.instance
obj2 = cls_singleton.instance
print(obj1 is obj2) # True
通過__new__方法
原理就是判斷類是否有實力,有就直接返回,沒有就保存到_instance中
class Test:
_instance = None
def __init__(self, name, age):
self.name = name
self.age = age
def __new__(cls, *args, **kwargs):
# if cls._instance:
# return cls._instance # 有實例則直接返回
# else:
# cls._instance = super().__new__(cls) # 沒有實例則new一個并保存
# return cls._instance # 這個返回是給是給init,再實例化一次,也沒有關系
if not cls._instance: # 這是簡化的寫法,上面注釋的寫法更容易提現(xiàn)判斷思路
cls._instance = super().__new__(cls)
return cls._instance
t1 = Test('python', 18)
t2 = Test('python1', 18)
print(t1 is t2) # True
自定義元類的方式
這種方式的原理是類調用的過程,類定義時會調用元類下的__init__,類調用(實例化對象)時會觸發(fā)元類下的__call__方法。
class Mymeta(type):
def __init__(cls, name, bases, dic):
super().__init__(name, bases, dic)
cls._instance = None # 將記錄類的實例對象的數(shù)據屬性放在元類中自動定義了
def __call__(cls, *args, **kwargs): # 此call會在類被調用(即實例化時觸發(fā))
if cls._instance: # 判斷類有沒有實例化對象
return cls._instance
else: # 沒有實例化對象時,控制類造空對象并初始化
obj = cls.__new__(cls, *args, **kwargs)
obj.__init__(*args, **kwargs)
cls._instance = obj # 保存對象,下一次再實例化可以直接返回而不用再造對象
return obj
class Test(metaclass=Mymeta):
def __init__(self, name, age):
self.name = name
self.age = age
t1 = Test('python', 18)
t2 = Test('python1', 18)
print(t1 is t2) # True
結語
到此這篇關于python常用的魔法方法(雙下劃線)的文章就介紹到這了,更多相關python 魔法方法內容請搜索腳本之家以前的文章或繼續(xù)瀏覽下面的相關文章希望大家以后多多支持腳本之家!
您可能感興趣的文章:- 淺談Python魔法方法
- 詳解Python常用的魔法方法
- 總結Python常用的魔法方法
- Python魔法方法 容器部方法詳解
- Python魔法方法功能與用法簡介
- Python魔法方法詳解
- python魔法方法-屬性訪問控制詳解
- python魔法方法-屬性轉換和類的表示詳解
- python魔法方法-自定義序列詳解